英国保守党上台执政后,迎来了本世纪最大的地产热潮,伦敦随之经历了大规模的重建。罗杰斯认为,这是一个改善首都面貌的重大契机,却被零散、缺乏整体规划的开发方式所浪费,背后更多是市场驱动,而非出于对公众利益的深思。他曾直言:“在英国,出价最高者得标。”而在欧洲其他国家,得益于目光长远的政治家推动,城市生活正在经历一场复兴。
1986年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一场展览,展出了罗杰斯与诺曼·福斯特、詹姆斯·斯特林的作品。这次展览为他们的事务所提供了一个契机,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而又切实可行的构想,旨在改造伦敦市中心的大范围区域。
该规划围绕两条主轴展开:一是沿泰晤士河、从威斯敏斯特至布莱克弗莱尔斯的滨河大道;二是从滑铁卢车站横跨泰晤士河至特拉法加广场的路线(当时滑铁卢已被设想为英吉利海峡隧道铁路的终点站)。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或许是伦敦最知名的公共空间,但当时却被车流包围,饱受噪音与污染之苦。
罗杰斯秉承滨河大道(Embankment)设计者巴扎尔盖特(Bazalgette)的精神,提出将沿岸道路改建为地下隧道,使河畔得以打造成为一条全新的线性公园。原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的查令十字总站被迁至南岸的滑铁卢站,一座轻便的步行桥取代了笨重的亨格福德铁路桥,直接通向特拉法加广场的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