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致敬理查德·罗杰斯的建筑遗产与其富有远见的设计理念,伦敦最古老且最具魅力的博物馆之一——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现正举办全新展览《会说话的建筑》。
2025年6月18日至9月21日,英国将举办理查德·罗杰斯逝世以来首次人生与作品的回顾展。此次展览由其子Ab Rogers设计与策划,深入呈现1967年至2020年间父亲最钟爱的八个项目,包括“拉链屋”、蓬皮杜艺术中心及千禧巨蛋等标志性作品。
展览同步在Foyle展厅推出特别策划的装置作品《RSHP建筑事务所对话展》。该装置由RSHP模型工作室团队精心手工打造,展出一座全新1:1250比例的伦敦城市模型,重点呈现RSHP的多项地标性建筑,包括伦敦劳合社大楼和利德贺大厦。此外,展览还将放映纪录短片《不一般的思维》(Uncommon Thinking),深入探讨RSHP的设计理念,并展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代表性项目,涵盖过去、现在与未来。
由著名建筑师约翰·索恩爵士设计的这座博物馆,珍藏着他世界级的绘画、雕塑、文物和模型收藏,且保存着1837年索恩逝世时的原貌和设计风格。在这一历史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会说话的建筑》展览通过创新与以城市为本的设计理念,搭建起两位建筑大师之间引人入胜的对话。
RSHP 高级合伙人 John McElgunn:
“理查德和他的合伙人们既激进又富有远见,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人文主义者,为事务所开创了独特的建筑方法以及对社会大环境的期许。他们的作品远不止于设计建筑本身,而是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构想,坚信建筑肩负着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如今这些理念仍在不断演进,指引着RSHP全体向前迈进。”
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馆长 Will Gompertz:
两位建筑师在理念和对建筑环境及其体验的态度上都超越了二人所处的时代。罗杰斯将公共空间视为必要的关注点,他的作品深刻影响了伦敦以及人们与这座城市的互动方式,这一点在整个展览中均有体现。索恩曾计划将伦敦改造成宏伟的礼仪之都,尽管这些计划未曾付诸实施,但其宏大的抱负同样令人瞩目。
两位建筑师在理念以及对建筑环境和人们体验的理解上,都走在了他们那个时代的前沿。罗杰斯将公共空间视为核心关注点,他的作品为伦敦及其市民与城市的互动方式创造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在整个展览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而索恩则曾计划将伦敦打造成一座宏伟的仪式感之都,尽管这些计划未能实现,但其雄心壮志同样令人钦佩。
更多信息请看:Richard Rogers: Talking Buildings | Sir John Soane's Museum